查看原文
其他

性少数恋物癖艾滋病,这个纪录片节尺度挺大

Jeffrey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
2024-12-02


天气有些阴,落地杭州之后,我马不停蹄赶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。一进门就看到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巨大横幅。告示牌的绿色袭向一旁的绿地,天空中水汽上翻,阴云笼罩,我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纪录片观影,穿过不同导演的视角,游荡在世界上空。


文/编辑:Jeffrey

责编:1900

策划:抛开书本编辑部

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


开幕式现场


Day 1


《苹果醋》海报


来IDF观看的第一部影片是《苹果醋》。电影在四月的瑞士真实影展首映,剪辑之一是《青春》的剪辑龚丽悠老师。影片结构很奇妙。老奶奶以肾结石为起点,串联不同石头的故事。散文式的电影叙事,不得不说导演想要讲的话题太多,从健康,到环境问题动物世界,到巴以问题


影片对我来说还是太散碎。户外观影给这部影片加分不少,杭州阴天,空气很湿,国美的校园也是湿漉漉的,伴着蝉鸣声,影片里的画外音轻柔。


文本很有诗意,结束我凭借记忆写下:“一小块肾结石,原来我们的体内就居住着这个星球赖以生存的矿物质,身体像是矿脉,当结石破碎的时候,无数个轻盈的碎片在我们体内飞升旋转。”还有影片里奇妙的联系让我拍手称妙,把肾结石关联到南极的稀有矿石,女人长期的疼痛与世界上的地震关联,用地面指出了自己的疼痛。


《逃离性勒索》海报


下午很沉闷,但是影片《逃离性勒索》却一点也不沉闷。(也翻译成《我的性勒索日记》)。这部影片给我的冲击很大,应该算是我这次观影的top3里面,这部影片总结一点:各种的桌面电影拼接,一场女性影像对于现实的快意恩仇。


影片里使用摄像头,监控,电脑桌面,社交媒体,可以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私人影像。影片导演的亲身经历,隔着网线和黑客斗智斗勇。截至今日黑客仍然没有被逮捕。面对黑客的步步紧逼,导演也曾登录银行账户想过了事,但是最后还是坚定的“绝不给钱”,同样导演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让我不禁泪目。



但反观却很悲哀,在这样的女性困境下,被害者似乎只能够“逃离”。导演将自己的隐私先黑客一步剖给所有人看,这确实是一种“反击”,但真的让人感到绝望。观影结束,许多人上台找导演签名,导演激动的流泪。我注意到大部份上台的观众是女生,导演跪在舞台上给舞台下每个人to签,还有画小表情,一些女生激动的拥抱导演。影片的私人性带来的身临其境感,几乎让我呼吸不上来。再次感叹导演的勇气。


《穿着毯子的人》


开幕影片《穿着毯子的人》,影片用gopro拍摄。讲述导演一年时间不花一分钱在欧洲生活,为了生活拣过垃圾桶,做过嬉皮士,还有住过废弃的房子。其中也遇到了危险,在伊朗被人劫道,也有田园牧歌般在农场的生活。



导演之前从没有制作电影的经验,再此之前出版了一本关于这趟旅行的书,导演在映后也说:写这本书让她理清了结构,为她制作这部电影帮助很大,映后印象最深的还有导演讲述:与其寻找标签化刻板化的“最佳人生方向”,不如让时间赋予你自洽平静的心流。



这句话给我的思考很多,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,我们是否又陷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。生存其实只需要:食物、水、阳光还有爱。但是我们一直被消费主义塞进许多的“必需品”,印象很深的是导演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很多干净的新鲜蔬菜,铺在地上说:消费主义其实就是浪费主义



不过这一切似乎也在一种发达国家的叙事里面,导演看似没有花掉一分钱,但其实总有人为了导演在付出,卡车司机送自行车的老板还有朋友。导演可以求助在柏林的朋友还有德黑兰,还有最近城市的朋友。导演看似毫无花费的一次旅行,实际也是有许多的条件支撑的。所以它是否有普世性呢,犹未可知。但是导演奋不顾身踏上旅程的勇气值得称颂。纪录万岁。


Day 2


《对峙之后》海报


上午,天上还是氤氲着雾气和水滴。今天的第一部电影《对峙之后》。这部电影是伊拉克战场的纪录,在今年的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展首映,导演在伊拉克拍摄了近70个小时的素材,危险交织在摄影机之后。



在石磨般的战争叙事之下,人性被压缩扭曲,矛盾尽显。但是导演似乎有意将这部影片按照剧情片的结构制作,缺少了一份纪录的粗粝感。影片里导演做了男女分开的结构,穆斯林女性在战场上即便也冲在最前线,但很少得到报道和镜头,似乎女性“消失”了。


也因此大部分的篇幅讲述的是她们在后方的心理挣扎和矛盾,这条线看的我针扎般难受,她们对于身份销户家乡炸毁未来的迷茫与无助。这部分纪录本身就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。我仍然为街头抗争的那个画面而激动,街道上的男人吹响萨克斯,音乐延宕,穿过碎石,粉尘,硝烟。战争会结束吗?会的!男人们、女人们在音乐里恫哭着、恫哭着。


《夜间圣光》海报


一天阳光最盛的时候我来观看《夜间圣光》,全片四分之三的影片陷在黑暗中,宗教和现实交织,这里的人凑钱买电缆,聚集,祈祷,将光明和上帝联系在一起,黑暗和魔鬼联系在一起,文本性本身就带有了宗教意味



当地人民近乎原始的愚昧,灯光下的宗教狂欢,舞蹈。但是这部影片实在好睡,有些难熬。导演是要表现宗教对与愚昧野蛮的人民的感化,还是告诉世界第三世界国家现在连光也没有呢?


《如蜂而刺》海报


接连的第二部影片《如蜂而刺》总结一句,意大利鬼火少年的纪录。我能感受到导演拿着摄影机的审视状态,采访一开始就不是对等的,导演总是冷不丁的抛出来关于“性”的问题,将这些问题抛给这些面露窘迫的年轻人,导演有意识得将性少数”“恋物癖”“艾滋病”话题抛出来。用蜜蜂和花朵来比喻男女关系,我实在不喜欢。编剧也在映后提到了这个问题。


Q

观众:编剧您好,我在这部作品里看到骑三轮车的人都是男性的青少年,没有一个女性。女性都是作为一个被搭讪的、坐在副驾驶上的对象,我想问是因为真实的小镇里面没有一个女性骑三轮车吗?还是导演和编剧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来呈现这样的状况?谢谢。


A

【编剧】乔治娅·帕蒂尼:是的,这个小镇的真实情况确实是没有女性骑手,但在意大利某些地区女性骑手很常见。所以我们借助这一性别现象来探索青春期的男女关系和社区问题。在这部纪录片中,这种关系被直接呈现出来:男孩们象征“蜜蜂”,女孩们象征“花朵”。在中国,这样的表达对应了青春期盛开时的情感冲动。此外,剧情中我们设定了一个想当警察的女孩,以平衡性别角色。


很有趣的是,在影片里有一个警察的角色,他是由导演扮演的,因为原本的真警察不愿意入镜。所以影片里出现了“我是他爸,我要把枪怎么样”的台词。


Day 3


《冰的碎片》海报


我很期待《冰的碎片》。这部影片可以说是“档案”级别的家庭影像了。影像背后是苏联、俄乌历史。历史叙事下的个人切口,讲述的方式很妙,主题有一点是讲述乌克兰人“who we are”的自我认同。



影片的家庭影像父亲拍摄,所以剪辑的时候导演使用了非常多的旁白,这让整部影片的观赏性质大大下降。但是巨量的素材确实某些时刻能触及一些人,比如我就很喜欢拔牙的部分。


个人的切口下,也能看出来乌克兰经济危机下,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瘠。当我们在历史之中的时候,会察觉不到历史的存在,历史是一只的无脚鸟,我们只是被它羽翼掀起的风裹挟着。等我们在时间的坐标上,向后看,会发现,历史就那么强硬的把我们拽走了。


《第三个孩子》海报


最后一部观看的影片《第三个孩子》,藏区题材又是生育问题,又是中国美术学院,一开始我是抱着看万玛才旦《气球》的心情来看的。导演在映后说这是纪录先行的影片,主题和故事都是逐渐出现的,这样的机会确实可遇不可求,一部优秀的地域电影


影片里多杰本身的男性凝视没有去关注,还有宗教和政策之间的关系,我相信还有可以深挖的价值。但是导演限定在了生育的叙事中,能感受到在这个家庭中的矛盾还很多。

 

当我看完最后一部影片从中国美术学院出来,天上的阴云仍然久久未散,和来的那一天相同。我整天呆在校园里,透过导演们的镜头,游荡在世界的上空。


 往期内容 
在时间与死亡的对面,编织一个女人世界二十分钟能否讲好一个故事?祖峰与老枪,奉铁厂中年杀人事件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